发布时间:2014-11-19 09:53:42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福建是全国五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年出口额居全国前三位。近几年来,福建陶瓷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步增长,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几年福建陶瓷产品出口增速逐年下滑。本文通过分析福建陶瓷产业出口情况,剖析福建陶瓷产业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福建陶瓷产业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近几年福建陶瓷出口下滑情况
(一)出口增速放缓
近年来,福建陶瓷产品出口额保持增长,但增速逐年回落。2013年,福建陶瓷产品出口额为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47.7个百分点。分产品类别看,家用陶瓷、建筑用陶瓷、装饰用陶瓷是福建陶瓷产品出口的主要类别,其出口额占全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13年,装饰用陶瓷出口额大幅下降;家用陶瓷和建筑用陶瓷出口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0.1和40.8个百分点。2011-2013年福建省陶瓷产品出口情况见表1。
分市观察,福建陶瓷产品出口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宁德、漳州等5个市,其累计出口额占全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5%以上。2013年,厦门市陶瓷产品出口额为3.62亿美元,同比下降6.6%,增幅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漳州陶瓷产品出口额为0.68亿美元,同比下降23.6%,增幅同比下降93.5个百分点。仅厦门和漳州两市出口额就拉低了全省陶瓷产品出口额增长3.4个百分点。
表1 2011-2013年福建省陶瓷产品出口情况
|
2011 |
2012 |
2013 | |||
出口额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 |
出口额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 |
出口额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 | |
陶瓷产品 |
13.43 |
49.9 |
13.81 |
2.8 |
14.12 |
2.2 |
#家用陶瓷 |
2.12 |
13.4 |
2.52 |
19.2 |
2.75 |
9.1 |
建筑用陶瓷 |
4.37 |
26.2 |
6.74 |
54.0 |
7.62 |
13.2 |
装饰用陶瓷 |
5.74 |
80.2 |
3.86 |
-32.7 |
3.04 |
-21.4 |
(二)部分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增长乏力
欧盟、美国、东盟、中东和非洲是福建陶瓷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2013年对其出口额合计占福建陶瓷出口总额的76.1%。近年来,福建陶瓷产品对上述市场(除美国市场外)出口增长乏力。一是欧盟市场出口额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3.77亿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2.52亿美元、2013年的2.08亿美元,年均降幅达25.7%。二是非洲、东盟和中东市场出口额同比增幅回落。2013年,对非洲、东盟和中东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4.1%、3.3%和2.3%,增幅同比分别回落31.6、82.4和16.5个百分点。2011-2013年福建省陶瓷产品对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见表2。
表2 2011-2013年福建省陶瓷产品对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
单位:万美元
|
2011 |
2012 |
2013 |
东盟 |
11123.34 |
20659.11 |
21342.09 |
欧盟 |
37749.77 |
25184.02 |
20778.40 |
美国 |
33298.46 |
27127.37 |
28588.75 |
中东 |
17548.15 |
20852.60 |
21321.98 |
非洲 |
11030.23 |
14970.04 |
15588.58 |
(三)出口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2013年,福建陶瓷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3位,比上年后移1位。出口市场占有率为7.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2.2个百分点。与出口市场占有率居第一的广东省相比,差距仍较大。2013年,福建陶瓷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比广东低24.9个百分点;与排名第2位的辽宁省相比,福建由2012年的高0.6个百分点转为低1.7个百分点。2012-2013年部分省市陶瓷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见表3。
表3 2012-2013年部分省市陶瓷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
|
2012 |
2013 | ||||
出口额 (亿美元) |
出口市场占有率(%) |
居全国位次 |
出口额 (亿美元) |
出口市场占有率(%) |
居全国位次 | |
福建 |
13.81 |
8.2 |
2 |
14.12 |
7.4 |
3 |
广东 |
56.28 |
33.6 |
1 |
61.80 |
32.2 |
1 |
辽宁 |
12.72 |
7.6 |
4 |
17.44 |
9.1 |
2 |
(四)出口竞争力逐年减弱
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计算结果看(详见表4),2011-2013年福建陶瓷产品RCA指数处于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区间,但竞争力逐年减弱。2013年,RCA指数为1.529,同比下降0.198个点,比2011年下降0.426个点。
表4 2011-2013年福建陶瓷产品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RCA指数 |
1.955 |
1.727 |
1.529 |
二、福建陶瓷产品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境外市场需求疲软,新签外贸订单额下降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0%,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1.9%,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下降0.4%,降幅同比扩大0.2个百分点;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经济分别增长1.6%、4.7%和1.9%,分别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境外市场需求疲软,新签外贸订单额下降。据对46家陶瓷出口企业调查显示,2013年46家企业新签订单额为15.73亿元,同比下降1.8%。
(二)产品竞争力偏弱
一是产品附加值低。福建大部分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R&D投入强度低。据对福建46家陶瓷企业调查,2013年30.4%的企业有R&D经费支出,其R&D经费支出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9%。由于R&D投入强度低,近年来福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工业增加值率逐年下降。2013年,福建规模以上陶瓷制品业工业增加值率为33.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4.6个百分点。由于产品附加值低,福建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且有下降趋势。2013年,福建陶瓷产品平均出口价格约合4706美元/吨,同比下降10.1%,比2011年下降27.6%。二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虽然福建部分陶瓷企业已实施了品牌战略,但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水平与国外或先进省份差距较大,品牌影响力有限,产品知名度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显示:全国陶瓷行业共有21个品牌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其中,广东有15个品牌入选,而福建仅有2个品牌入选。
(三)出口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
近年来,我国陶瓷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不仅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而且新兴市场的贸易摩擦也呈扩大化趋势。继2012年和2013年韩国、欧盟先后对中国产相关陶瓷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多个新兴市场如巴西、韩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陶瓷也实施了反倾销措施。其中,欧盟、韩国对中国瓷砖曾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中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以欧盟为例,作为福建陶瓷出口四大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欧盟反倾销对福建陶瓷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是涉及面广、涉案金额大。福建涉案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达5.8%,涉及企业近200家,涉案金额居全国第4位。二是对陶瓷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据2013年对泉州、厦门等27户日用陶瓷欧盟反倾销应诉企业调查,51.9%的企业反映受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影响,新签订单减少;70.3%的企业反映企业利润下降;37.0%的企业反映产值下降。
三、促进福建陶瓷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品竞争力
一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我国陶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虽然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本身,但政府对企业进行适当引导,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产品品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也是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如:淄博市检验检疫局指导出口企业以炻器咖啡杯为基础,大力开发双色釉、异形、涂层、有机花纸等新产品、新器型、新画面,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赢得欧美高端市场青睐。2014年一季度,淄博出口日用陶瓷每公斤0.86美元,同比增长7.5%。辖区输美陶瓷企业达35家,一季度出口欧美日用陶瓷2087.6万美元,同比增长37.3%。二是加强区域联合实施品牌战略。对于市场开拓弱、品牌知名度低的小企业,加强区域内的企业联合,创建区域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佛山陶瓷是区域陶瓷行业联合的一个典型例子。佛山市政府将“佛山陶瓷”作为全市2个区域品牌创建试点之一,还制定了佛山陶瓷区域品牌的近、中、长期规划。并于2013年初获得国家商标总局审批,“佛山陶瓷”成为佛山第三件集体商标。佛山现已形成全国乃至全球最大、产业链发育最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区,云集了全国90%以上的知名陶瓷品牌,出口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二)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目前,福建陶瓷出口企业对欧美市场的贸易依赖度逐渐下降,而新兴市场的比重不断加大,新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形成。企业应该寻找市场机遇,更多关注国际市场的空白地带。政府也应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如:近两年来,佛山检验检疫局成立的广东出口陶瓷与建筑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研究国内外技术标准法规,多方沟通和协调,不仅使厄瓜多尔、菲律宾等国家认可了佛山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证书,还和国际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共技术平台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陶瓷企业,在前期咨询、产品检验、验货监装以及和国外组织的沟通协调等方面,极大促进和方便了广东的陶瓷产品进入新兴市场。
(三)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一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企业间团结协作,自觉抵制低价出口,在出口策略、出口价格等方面共同进退,防止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和国外的倾销引诱。如2014年6月,印度一公司收购尿素中标价为每吨245-250美元,若按此价格出口,我国99%的企业将面临亏损。因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向尿素生产及出口企业发出“关于加强出口自律抵制恶意倾销”的紧急倡议书,要求企业坚决杜绝低价倾销,不以任何方式供货给中标的贸易商。该倡议书使得印度采购招标最终未得到预期利益。此举既抵制了外商恶意做空行为,也捍卫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二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陶瓷产品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我国的轮胎产品由于自主品牌出口额较低,橡胶产品品牌影响力薄弱,在国际上常被认为“质次价低”而多次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2014年9月,工信部出台了《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对规范轮胎行业市场,引导中国轮胎业走绿色环保的道路,预防国外反倾销,促进轮胎产品升级换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