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14 09:55:10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投资过猛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普遍存在,且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后劲不足,重视轻、投入少,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还比较明显。
陶瓷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依旧沉重,产品单位能耗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同时,企业的成本仍在高位徘徊。
我国陶瓷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仍然较大,虽然大量出口型陶瓷企业洄游国内市场,但巨大产能仍需要国际市场消化,导致出口压力增大。
我国陶瓷企业的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参差不齐,行业整体竞争力有待加强。
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颓势,国家及时出台实施了扩内需保增长、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措施,有力拉动了国内市场,对陶瓷企业降低损失、止跌回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市场的回暖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国际市场,而企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复原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阵痛”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陶瓷企业要端正心态,认真对待,主动顺应并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为后危机时代的跨越发展积蓄足够的能量和动力。
有关专家认为,受房地产影响,陶瓷上半年走势下滑,在下半年,由于内需的强劲拉升,陶瓷的发展速度会得到提升,预计建筑陶瓷全年增速将达到20%左右,卫生陶瓷增速在15%左右。受世界经济下滑影响,2009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市场不容乐观,出口额将大幅下降。(摘编自:中国建材报)